
關於計畫
中金院柔道隊培育計畫
一、計畫背景
偏鄉排灣族學生為主體,另有弱視帕拉運動員。
資源不足,但學生展現出堅毅精神與比賽潛力。
柔道強調「精力善用、自他共榮」,不僅是競技運動,更是品格教育的重要途徑。
二、計畫目標
建立完善訓練制度,提升運動員競技力。
協助學生兼顧課業與運動,爭取升學與專業發展。
推動原住民族與身心障礙運動員的多元發展。
爭取在全國賽事、帕拉運動比賽取得優異成績。
透過團隊活動深化文化認同與自我價值。
三、計畫內容
訓練規劃
依循準備期、比賽期、過渡期進行循環訓練。
包含專項體能、技術、戰術、精神力培養。
參賽規劃
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全國柔道錦標賽、全國菁英排名賽。
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帕拉柔道)、國際帕拉柔道賽會。
資源需求
訓練場地改善(柔道墊、器材)。
專業體能、重量訓練、運動心理諮商師資。
學生交通、餐飲與比賽經費。
醫療防護與運動傷害保健。
預期效益
運動表現
提升選手競技能力,爭取各級賽事佳績。
培育具潛力的原住民族與帕拉柔道選手,進入更高層級舞台。
教育意義
培養學生自律、尊重、團隊合作精神。
讓偏鄉學生透過運動建立自信,提升學習動機與生活態度。
社會與文化價值
展現部落青年毅力與韌性,成為社區楷模。
推動原住民族運動發展,傳遞多元共融的教育理念。
長遠發展
打造具代表性的柔道特色團隊,提升學校與社區知名度。
銜接大專或國家代表隊發展管道,為台灣柔道培育新生力軍。





